外墻保溫系統的作用
長(cháng)期以來(lái),人們一直認為煤、天然氣、石油等天然氣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當第一次全球能源危機爆發(fā)時(shí),世界才意識到地球上的天然氣能源是有限的,這些一次性能源遲早會(huì )耗盡。
為了緩解能源短缺的壓力,歐美發(fā)達國家在30多年前就開(kāi)始重視建筑節能。通常的做法是在建筑物上涂上“隔熱層”。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建筑節能始于1996年建設部頒布實(shí)施的《民用建筑(采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95)。近年來(lái),建設部先后頒布了《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01)、《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這些規范和標準對提高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和氣密性做出了強制性規定,為全面推進(jìn)建筑節能奠定了技術(shù)基礎。
作為建筑物的外層,外墻面臨著(zhù)外部氣候的所有影響,如熱、冷、凍、雪、冰雹、雨和風(fēng)。水、溫度變化和環(huán)境污染交替不斷地作用于外墻,導致外墻出現裂縫和霉菌,損壞建筑物,影響居住者的健康,并大大增加供暖費用。與昂貴的建筑維護費用相比,外墻保溫系統的價(jià)值遠遠高于其自身成本。它“包裹”了建筑物的外部,不僅滿(mǎn)足了建筑物的隔熱性能,而且大大延長(cháng)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外墻保溫系統是新建筑的最佳外墻保護系統,也是舊建筑的最佳維護系統。
在具有薄圍護結構(包括屋頂、外墻、門(mén)窗等)的建筑物中。)和隔熱不足,盡管供暖設備可以提供更多的熱量并保持所需的室內溫度,但供暖量必須大大增加。此外,保溫不充分的圍護結構也容易受到室外低溫的影響,導致內表面溫度過(guò)低,造成結露、霉變和室內潮濕,使室內熱環(huán)境惡化。為了保證適當的室內熱環(huán)境,減少建筑物的傳熱和損失,建筑物需要加強隔熱。